微信扫码分享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

美文网 分享 时间: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有哪些?征文是指某个组织、机构、团体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有关的文章,有稿酬或无稿酬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,仅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大家喜欢!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精选篇1
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此诗就是描写春节的,春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,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。在千百年的历史中,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,有许多还相传至今。

诗的第一句讲的就是“爆竹”,爆竹中国民间有“开门爆竹”一说。在新年的大年初一,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啦,以“噼里啪啦”的爆竹声来辞旧迎新。爆竹是中国的特产,其起源很早,至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。放爆竹可以制造出喜庆的气氛,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,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。但现在因为环境问题有很多地区都是限制放爆竹的,我们在娱乐的同时还是要遵守政府的规定哦。

爆竹声一停,家家户户就开始拜年了。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,打扮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、互相拜年。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,有的是几个人邀请到一起去给别家拜年、也有的是聚在一起互相祝拜,这种拜年的方式称之为“团拜”。当然,我相信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,你们最期待的肯定就是收压岁钱啦。“恭喜发财、红包拿来”舅舅一个,外公一个、外婆一个。你们一个个肯定都满载而归,手中拿着好几个大红包。春节拜年时,晚辈必须要先给长辈拜年。祝长辈“长寿安康”,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们。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,因为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压岁钱在古代有两种,第一是常见的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。另一种以彩绳穿线编织为龙形,致于床脚。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就是用红包直接装的,简单方便美观。

我的春节每年放假后都要回老家山东,与爷爷奶奶一起共享团圆,这是我一年中最放松开心的日子,也是全家难得团圆的时刻。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精选篇2

春节,农历正月初一,又叫阴历年,俗称“过年”。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、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。

春节到了,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,万物复苏,草木更新,新一轮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又要开始了,所以每家每户都充满喜悦,载歌载舞,迎接这个节日。

我们家也不例外。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,按照民间的说法,因“尘”与“陈”同音,新春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义,是把一切穷运、晦气统统扫出门。我和妈妈、舅舅、舅妈分工明确, 我负责擦门窗,妈妈负责打扫卫生间和厨房,舅舅负责洗床单、被单,舅妈把剩下的任务全部承包了。忙活了整整一上午,终于汗流浃背地把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、干干净净、焕然一新了。

“扫尘”过后,就该准备年货了。我们先去了丹尼斯,哗!这个大超市门外停满了车,横一辆、竖一辆,我们好不容易挤进去,才发现超市内人山人海,许多货都被抢购光了,我们也加入了抢购队伍,鸡鸭鱼肉、茶酒油酱、南北炒货、糖饵果品,都买齐后,才“班师回朝”。

回到家,休息了一会儿,又忙活了起来,大家猜该忙什么呢?对啦,是贴春联。我们家贴的春联,上联是一顺百顺万事顺,下联是千福万福满堂福,横批是辞旧迎新。

刚贴完春联,只听楼下的小舅舅喊道:“鞭炮准备好了!”我一听,连忙跑下楼,见到如长蛇般的鞭炮和两边准备燃放的烟花。“放吧!”只听姥姥一声令下,舅舅立即把鞭炮点燃,几秒钟后,只听“砰、砰砰、砰砰砰……”的巨响,这边放着炮,家里的饺子也已经下锅了,等放完了,上楼休息一会儿,饺子也出锅了,离老远就能闻到饺子浓重的香味,食欲顿时被提了上来,“吃年夜饭了! ”

吃完年夜饭,就开始拜年了,“姥姥、妈妈、舅舅、舅妈……”我和姐姐拜了个遍,当然,收获也不小,一个个红包接连送进了我的口袋里,哈哈!

新的一年开始了,我会努力学习,天天向上。也祝大家牛年大吉,阖家欢乐,福星高照。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精选篇3

据说贴春联的习俗,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,这是有史为证的。此外根据《玉烛宝典》,《燕京岁时记》等着作记载,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“桃符”。

在中国古代神话中,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,当中有座山,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,树梢上有一只金鸡。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,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。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,门边站着两个神人,名叫神荼、郁垒。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,神荼、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,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,送去喂虎。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、郁垒。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,放在自家门口,以避邪防害。后来,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、郁垒的名字,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。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“桃符”。

到了宋代,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,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,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,三则装饰门户,以求美观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,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,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。

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,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。据说,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,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。在民间,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,古人认为,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。他们心地正直善良,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,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,即是此种奇形怪相。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,相貌狰狞,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,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。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,通常都是两扇对开,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。

唐朝以后,除了以往的神荼、郁垒二将以外,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。相传,唐太宗生病,听见门外鬼魅呼号,彻夜不得安宁。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,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。其后,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,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。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精选篇4

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寸寸土地寸寸风俗,五十六个民族,五十六种民俗。三十六个省区,三十六种文化。每个地区的民风民俗都各具特色。现在让我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风俗吧。

“吃完腊八饭,就把年来过。”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,而是一个时期。为了“年”,大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,让年味更足:二十三祭灶关,二十四扫房子。二十五糊窗户,二十六蒸馒头,二十七杀肥鸡,二十八打糍粑,二十九炸和卤。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程序进行,所以这些日子家家户户都是家家飘香,户户欢腾。

到了腊月二十三,族长就会请漆匠来给菩萨贴金。漆匠在贴金前,要念经请菩萨退位,然后在菩萨全身刷上一层生漆,再把黄金贴上,菩萨焕然一新,漆匠在念经请菩萨归位。菩萨贴金后,族长将菩萨安置在木制轿内,然后放在祠堂前。从腊月二十四起,族里的年轻人就抬菩萨满村游走。

到了年三十那天,大家都早早起了床,女人们进厨房准备年夜饭,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活。贴对联要先贴正屋,先把横批贴个“福星高照”,还要注意上下联,右为上联,左为下联。接着再贴各房门,还要贴些小签:“出门大利,抬头见喜”是贴正屋门上,“百无禁忌,万事如意”要贴正屋墙上,“五谷丰登,六畜兴旺”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。过路人一看,大门都贴了新联,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夜饭了。

差不多八点就开始吃年夜饭了,鞭炮声陆续响起,此起彼伏,要持续2个多小时。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停响,炮声越急越密越响,来年就越兴旺。放了辞岁的鞭炮,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,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饭了。

吃完饭之后,男人们还要带上斧头上山收“财”,他们要砍一棵大树,并连根挖起,做守岁的“柴火”,这棵树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,就是“火大财大”。小孩子们要拿出爆竹和烟花,一直闹到凌晨十二点五十九秒。这大年三十的灯不能黑,要彻夜亮灯。预示来年前途光明。

一年又一年,“年”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的程序中,在灯火通明的夜里,在们兴奋和疲惫的鼾梦中渐行渐远。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精选篇5

中国的传统佳节中最盛大、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!

春节七天乐!在那七天中,家里的电视仿佛背景音乐一般,总是热热闹闹地开着;盘子里的零食也是想吃多少,就吃多少;那个盘子仿佛有魔法一般,里面的零食总是少不了。

春节的前奏当然是购物啦!商场里、超市里,到处人山人海、摩肩接踵,收银的地方排成老长的队,手推车前进都困难!外婆常抱怨,又不是平时没得买,怎么过年还这么多人?说归说,她还不是兴冲冲地去了一回又一回,不是忘买这个,就是忘买那个,仿佛总是考虑不周全。各家店铺的广播里总是播放着《步步高》《喜洋洋》《恭喜你发财》等喜气洋洋的歌,到处是金灿灿、红通通喜乐包装的年货,人们都兴高采烈地忙着采购年货,一幅热闹的景象!
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”正如宋朝诗人王安石所说,春节总是在爆竹声中度过。每当春晚倒计时的钟声响起,外面总是响声一片:爆竹地上“砰”一声、空中又“乓”一声,据说有个别称叫“天地响”;百响“噼里啪啦”嫌不够,还有“千响”、“万响”;烟花“嗖”的一声飞上天空,在夜空中绽开美丽的笑颜。

在春节,人们吃的食物都自带喜庆,如吃年糕谐音“步步高升”、吃鱼谐音“年年有余”、吃汤圆谐音“团团圆圆”、吃蛋饺寓意“招财进宝”,连形状相似的饺子、馄饨也一律是这个意思,就连不小心打碎个盘子也不要紧,会谐音“岁岁平安”!

春节,最让人高兴的自然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,即使远在他乡,也会千里万里赶回家去陪伴家人。我当然也不例外,每年我们都会带着大包小包去看望八十多岁的太奶奶,和她一起照张全家福!

春节里,最开心的事当然是走亲戚、拿压岁钱了!你不要,亲戚还会追着你,硬塞给你,还会生气地数落你:“哎呀!给你,你就收下嘛!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,逃都逃不掉。

我最喜欢去舅舅家拜年,因为他们家不仅有和我年纪相仿的玩伴,还能吃舅舅做的天下第一美味——松鼠桂鱼!尝一口,一股酸甜鲜香的味道立刻占据了我整张嘴,让人“口水直流三千尺”!

春节,是吃货的节日、是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,更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最大的节日!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精选篇6

按照家乡的老规矩,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廿四就开始了。有“腊月廿四,掸尘扫房子”的说法,其用意是要把一切晦运统统扫出门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一次,拆洗被褥、窗帘、掸拂尘、打扫房前屋后,到处洋溢着万象更新、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。

在农历腊月二十至三十之间,选一个良辰吉日要“谢年”,这是台州当地一种祭祀活动。一大清早,祖母便会把擦洗干净的八仙桌移到正大门前朝南方,还要在桌子当中放上一对烛台。谢年所用贡品也非常讲究,一般都是6样,因为6代表着六六大顺。摆完供品,点上蜡烛、香,嘴里还念叨着一些新年的企盼,求神明保祐。酒过三巡后,祖母再拿出大火盆,烧一些纸钱、元宝,随后便放鞭炮。在一声声鞭炮声中,充满了人们对来年的期望和祝福,祈盼明年五谷丰登、合家平安。

除夕是最热闹的时候了,到处充盈着浓浓的年味与香飘千里的酒菜香。上午要在大门前贴春联、贴福字,还要挂上红红的灯笼,为春节再增添一些喜庆。除夕夜就更意义非凡了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,说说笑笑,吃吃喝喝的,好不热闹!吃好年夜饭后长辈们要给压岁钱了,一个个红包向我“奔”来,我便立刻成为小富婆了。晚上一边欣赏着《春节联欢晚会》一边跟爷爷奶奶、爸爸妈妈一起守岁。外面烟花漫天飞舞,爆竹声此起彼伏,一起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。

农历大年初一这一天,早上一般都吃汤圆或年糕,寓意着团团圆圆、高高兴兴。早餐后,穿戴一新的我跟随着父母到各家长辈、亲戚、朋友家拜年,互相用吉祥的话道贺,一起玩耍,也可以收到长辈们送的红包哦。

农历正月初八俗称“闹上八”也是“开市”的日子。许多商店也在这一天开门营业,为了图个热闹、吉利、顺当,商家都要放鞭炮,于是大街小巷到处响着“噼里啪啦”、“噼里啪啦”的鞭炮声,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。

正月十五闹元宵,元宵节虽在我们这儿不怎么隆重,但也十分热闹。这一天我通常会拉着爷爷给我做的兔子灯,去街心公园猜灯谜,领奖品。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,吃显然比玩更重要了,正月十五这天我们要吃一种台州特有的小吃“山粉糊”,主要以山粉(红薯粉)为主,配料可以随心所欲地放,如:葡萄干、红枣、荸荠、小汤圆、莲子、芝麻粉等,甜甜的糯糯的,有种幸福的感觉。

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十五香甜的山粉糊中结束了,可那热闹、祥和的画面深深萦绕在我的脑海中。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精选篇7

“腊八粥过几天,哩哩拉拉二十三。二十三糖果粘,二十四扫房子,二十五炸豆腐,二十六烀猪肘,二十七宰公鸡,二十八把面发,二十九蒸馒头,三十晚上熬一宿,大年初一扭一扭。”没错,这就是春节。——题记

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过法。大连有大连的过法,山东有山东的过法,北京由北京的过法……,而我今天要说的,是浙江的春节。

我们浙江在放假就已经算是开始过年了,家家户户都在此刻都热闹了起来,人群渐渐多了起来,每个商店都忙得不可交开,店员们接待完这个,又接着去招待那个了。

到了腊八这天,春节的大幕终于渐渐拉开了。这一天,大家都起得很早,五谷杂粮店更是很早地开门营业,早在五更时分,店铺中的人流就络绎不绝了。孩子们刚起来,就闻到香喷喷的腊八粥了。腊八粥是由不下数十种五谷杂粮制作而成的,仿佛在展示农业收成。除此之外,还要将酱油和醋混在一起加上糖和蒜,密封起来,留着过年用。

腊八过后,家家都在收拾,一直到小年,开始进行春节的“彩排”,大家吃了一堆丰盛的晚餐,就开始逛街,去买好吃的,好玩的,小孩子们特别喜欢逛街,因为他们喜欢这些小玩意儿,尤其是一些糖果们,有些小孩竟把一个大包里全部塞满了糖果、小吃和玩具。到八点,小孩们开始放鞭炮、烟花,巨大的鞭炮声响使人震耳欲聋,美丽的烟花也让人眼花缭乱,不可不谓是热闹,不可不谓是隆重。这时又进发了一队烧纸祭祀死去亲人的人,他们纷纷掏出纸,找一个地方烧了起来,顿时,一缕缕轻烟飘飘然地飞上了天空。直到十一二点钟,这种热闹的气氛才渐渐的消失。

小年以后,家家都忙碌了起来,使过去几天消耗的食物恢复了起来,又买了各种糖和零食、玩具和鞭炮,这可是孩子们高兴极了。除夕前一天,每一家都挂好了春联,春联是有每个家里书法写得最好的人写的,几个大字写的龙飞凤舞,再配上崭新的红纸,可谓是美观至极。

春节真隆重。家家户户都把所有的灯点亮了,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服,门上贴着大大的红色“福”字,门外挂着对联,门内挂着年画。每一个人都回家过年,不论有什么重要

的事,全都回来了。腊八泡的蒜起了作用,酱油带了些翡翠的颜色,酱油也渗进了许些辣味,使每一个人的胃口都好了起来。那天晚上烟花升上天空,爆竹声连绵不绝,再加上春晚这道年夜大餐,是除夕成了一个“无夜之夜”,这一晚,几乎没人睡觉。到第二天凌晨,会有人去庙里拜佛,祈求一家平安、幸福。

到了正月初一,往外望去,看到了红色的海洋。这时,每个人都在休息,但时不时地会有人窜门拜年。到了下午,大家都去看看表演,表演个个都是在表演中国最传统的节目。

转眼间,元宵节到了。每一家都挂上了花灯,每一盏灯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案,若此时有人从远处看,这里是一个光的城市。这一天,许许多多的人家开起了窗户。边欣赏着美丽的圆月,边品尝着美味的元宵,可谓是色味俱到,美丽异常。

随着元宵节的结束,春节的大幕渐渐合拢了,但是热闹的气氛却是到了开学才完全消散。

这就是浙江的春节,它将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,我永远深爱着它。

描写春节征文获奖作品
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
投诉建议